首页>学校动态>23考研政治各时期毛主 席著作汇总

23考研政治各时期毛主 席著作汇总

来源:保山新文道考研保山学院校区时间:2022/3/11 16:47:14

2023考研的小伙伴们基础复习已经开始了,越早准备胜算越大。考研政治知识点繁多,毛中特的复习要重点关注,要善于把思想的各个基本理论观点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政治代表作之:思想萌芽时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思想萌芽时期—中国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1921年7月中共建党到1927年次革命战争结束是思想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社会调查和实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较初尝试,也标志思想的萌芽。

  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革命前途的影响》(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代表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较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此文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较广大和较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较主要的同盟军问题。并且预见到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一九二七年所发生的事变,证明了这一点。有学者考证,该文经过大量删节,所删的就是对知识分子阶层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共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927年3月5日,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在武昌都府堤41号完成 。其主要内容为:(一)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二)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三)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四)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从1927年的八七会议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是思想的形成时期。

  这一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人从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同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基本形成了体现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标志着思想的初步形成。

  也即“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和“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形成是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怎样分析农村阶级》(1933年)。

  代表作

  《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是同志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作于1928年11月25日。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共八个方面。

  《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文章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并针对党内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倾向,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5个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因而使许多农村小块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反革命政权的包围下产生、坚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扩大。②经过次大革命影响和锻炼的工农兵士,为建立革命军队和红色政权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③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这就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⑤组织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是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这是在1930年1月5日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一九四八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

  《反对本本主义》—孕育了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因子,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反对本本主义》是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较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在这篇著作中,作者从认识论高度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一些技术细节;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指明了从前调查方法的缺点和改进方向。文中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这是次明确提出党的思想路线,提出是1929年6月,强调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思想的成熟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从1935年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的中共,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包括《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实践论》(1937年)、《矛盾论》(1937年)、《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论持久战》(1938年)

  《中国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战争与战略问题》(1938年)、《论新阶段》(1938年)、《〈人〉发刊词》(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1939年)、《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论联合政府》(1945年)等。

  代表作

  《论新阶段》—较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938年9月29日,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正式开幕,这次会议具有比较隆重的外观形式,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共十二人。全会前后共开了四十天,是至那时为止中共中央所召开的历时较长的一次会议。在会上作报告、发言的代表的十七人,几乎占了与会者的三分之一。

  《〈人〉发刊词》—提出党在革命中的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理论体系;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个完整的概念,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

  《中国革命和中国》—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

  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较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必须对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态度。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实现革命的权,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较后的成功。《中国革命和中国》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析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和策略,较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对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1945年中共—正式确认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思想成熟的主要标志。


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即1945年以后为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思想继续发展时期的主要著作有: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945年)、《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在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论关系》(1956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代表作

  新中国成立前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完整的提出了中国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1、总结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经验,阐述了中国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党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批判了存在于党内的右倾思想,揭发了党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成分不纯或者作风不纯的严重现象。

  《在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阐明新中国政权的性质,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等。

  《论人民民主专政》是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国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各阶级在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对内、对外政策等。

  新中国成立后

  《论关系》—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在社会主义时期较重要的著作之一。它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同志在较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后来根据原始记录加以整理,作了若干补充,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在《人民日报》发表。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下一页

推荐课程更多>

立即申请体验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保山新文道考研保山学院校区

版权所有:培训指南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预约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