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动态>师徒关系的妙处

师徒关系的妙处

来源:南充东方启音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时间:2023/4/25 8:55:33

  师徒关系的妙处

  对于儿童言语和沟通障碍有多年深入研究,拥有丰富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2015年成为美国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认证咨询顾问,是中|国大陆目前少数几位美国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认证咨询顾问之一,通过在线辅导,1对1咨询等方式前后为上百个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RDI®咨询指导,积累了大量RDI®咨询家庭的成功案例,使家长和孩子都获得成长变化,让这些家庭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我童年的时候,很多传统手艺都是师傅带徒弟。在我家所住的单位大院里,正中间是一个古庙,一年四季有木工常驻其中,为单位做工程。木工师傅带着三个徒弟。大徒弟做的活,跟师傅的比较接近,都是一些比较精细的,技术难度高的活,跟师傅紧密配合,完成木工活的较后部分。二徒弟专门负责刨木料和弹墨线。三徒弟的工作是用斧头砍斫木料的边皮,大致砍出一个毛坯,或者跟二徒弟一起拉锯锯木头。余下的工作就是收拾刨花,清理场地。

  我回想起那位师傅带徒弟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徒弟们默默地做自己各自的事情,师傅没有对他们有特别的命令和教训。师傅给徒弟们的角色任务分配,都是根据徒弟们目前的能力而定的。

  能力强,学习时间长的大徒弟,担任重要和关键的角色,肩负更多责任。二徒弟和三徒弟,经验和能力各不相同,分配的工作也就相应不同。大部分时间,师傅只是自己做事,徒弟们察言观色,在一旁观察学习。

  关键的时候,师傅会告诉徒弟该做什么。每个徒弟出师的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如果学徒把手艺都学到手了,可以独立了,师傅就会允许他离开自立门户。

  像三徒弟在刚开始阶段,只是做一些边角的工作,还没有上手,但是师傅也不会一下子就把很难的工作强加给他,而是让他逐渐适应环境,逐渐上手。

  我还曾经看过一部日本的纪录片,讲述一位寿司大师和他的徒弟的故事。有一位徒弟,跟着师傅十多年了,才被允许独立蒸煮米饭,另外一位徒弟,做了将近二十年的鸡蛋糕。

  师傅不会给徒弟设定时间期限,强迫徒弟达成目标,一切都是因材制宜,学徒的成长速度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而徒弟,只要自己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学到本领,就可以参照师傅,耐心学习师傅的一点一滴。

  传统的手艺学习过程就是这样,看似缓慢,但徒弟渐渐地内化师傅所传授的本领,较后完全变成自己的,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多历的大师,他的师傅并不一定是有成就的。

  RDI把父母和子女之间天然的引导式参与关系,比喻为师徒关系,仔细琢磨,妙不可言。师徒关系,就是师傅设定范围,徒弟在师傅设定的范围内承担自己的角色。

  师傅主要是示范,是有意识地逐步引导,而不像老师那样刻板地“教学”和“考试”。师傅会根据徒弟的能力,逐渐增加徒弟的责任,而不会一开始就把重担压给他。

  师傅积累了自己当徒弟的经验,以及从自己的师傅那里学来的经验,一点点传授给徒弟。而徒弟,是在真实的工作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内化的,逐渐积累出自己的经验。较后的结果是徒弟独立,世上没有一辈子跟着师傅的徒弟……

  由于ASD的核心缺陷,ASD孩子不像典型发展的孩子那样认同和接受父母天然的师傅角色,他们对父母的引导没有很好的反应。

  这样就导致父母逐渐改变画风,只是用提问式,命令式,协助式,甚至强迫式等等各种方式来“要求”孩子,“训练”孩子,“考核”孩子……完全失去了相濡以沫、引导式参与的师徒关系。

  RDI是ASD干预方法中强调“经验分享”的。RDI的理念,不是额外强加一种训练技巧给父母,而是帮助父母回到天然的“师傅”角色,父母恢复自己的角色,将孩子作为徒弟,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在这种师带徒的关系中,与父母共同经历,体验胜任,积累经验,逐渐内化。

  只是因为“重做”(re-do),或修复,所以父母在建立师徒关系时要刻意地放慢速度,分解步骤,“有意识地引导”(mindful guiding),特别要把重点放在让孩子思考的过程中,跟孩子分享经验和情感,促进孩子的“心智成长”。

  一旦父母与孩子的师徒关系建立起来,一旦孩子逐渐成为合格的学徒,父母就会发现巨大的变化已经发生。父母跟孩子的相互信任增加了,亲子关系改善了,分享式的沟通多了,孩子的应变能力和抗挫能力提高了……一切都在有意中,但一切又都在水到渠成的过程中,这就是师徒关系的美妙之处。

上一页 下一页

推荐课程更多>

立即申请体验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南充东方启音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培训指南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预约试听